東安川巖:小小金銀花開出振興“致富花”
2023-07-11 15:27:31          來源:東安縣融媒體中心 | 編輯:何璐 | 作者:蔣東新 夏尊賓 黃綱貴          瀏覽量:1980

新湖南客戶端7月11日訊(通訊員 蔣東新 夏尊賓 黃綱貴)當下正值金銀花采摘的黃金時節。在東安縣川巖鄉川巖村“湘蕾”金銀花種植基地,一片金銀花迎風搖曳,花香四溢,茂盛的金銀花長勢喜人,讓人沉醉其中。村民們紛紛趁著晴朗的天氣,忙著采摘盛放的金銀花,現場熱鬧非凡,洋溢著歡樂的氛圍。

“我家里就我一個人,我年紀大了,平時也沒有什么收入,正好村里種金銀花,我去打個零工,每天能掙幾十塊錢,多的時候有上百塊錢,我這個年紀有這收入我非常滿意?!?span style="line-height: 1.8;">2組的脫貧戶蔣大娘高興地說。

川巖鄉川巖村因為“穿巖”,而得名“川巖”。川巖村位于永州市東安縣川巖鄉中西部,全村總面積約10.7平方公里,戶籍人口1816人,常住人口659人,山地面積廣,耕地僅有1112畝,是個典型的半農半山區村。

黨建領航,“五位一體”創新模式引領鄉村振興。從2021年以來,東安縣川巖鄉川巖村遵循產業興旺的要求,將發展特色種植產業作為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。通過積極引進中藥材種植項目并大力培育金銀花種植,探索出了一條鄉村振興的綠色生態發展之路。在金銀花種植產業上,川巖鄉黨委給村里開方子,村黨支部幫村民出點子,合作社領著村民闖出了一條“支部引領+合作社管理+農戶土地入股+基地種植+公司回購”五位一體發展的新路子。村干部帶頭以資金和土地入股,村民緊跟其后,合作社則提供技術指導和培訓服務,基地種植和公司回購的方式確保了穩定的種植規模和銷售渠道,這一模式有效盤活了土地資源,帶動農村富余的勞動力,使得荒山綠了、產業興了、百姓富了。截至目前,川巖村金銀花種植累計投入資金50萬元,面積已超過100畝,年產值超過100萬元,為當地集體經濟注入了強勁動力。

強村富民,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。金銀花種植打破了川巖村缺乏支柱產業的現狀,增加了農村留守婦女和老人的收入,實現了家門口就業。近年來,川巖村金銀花種植產業發展迅猛,成為鄉村振興的“綠色明珠”。村里第一期投產的治理拋荒開墾出的20多畝地,每年采摘期可以給30多位監測戶和脫貧戶提供就業,人均增收1000余元。第二期種植的80多畝金銀花明年即將進入產花期,預計可創造100余個就業崗位,持續解決監測戶、脫貧戶的就業問題,消除返貧風險。

堅守品質,擴大規模推動轉型賦能鄉村振興。川巖村的金銀花種植秉承綠色生態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,采用有機種植技術,在保護土壤和生態環境的同時也盤活了拋荒的土地,真正實現了讓荒山變金山。據基地負責人介紹,金銀花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材,具有清熱解毒、消炎抗菌等多種藥用功效,尤其適用于感冒、發熱、咽喉疼痛等常見癥狀的治療。隨著后疫情時代人們對中藥的關注度不斷上升,金銀花的市場需求也日益增長,今年基地采摘的8000多斤金銀花成為市場的搶手貨。川巖村金銀花基地通過堅持綠色種植、質量可靠的原則,既保證了金銀花的藥材品質,又贏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。

花開如繁,耕耘勤勞綻放未來護航鄉村振興。川巖鄉黨委、政府將繼續推進特色種植產業,加大對金銀花種植、管理的投入并推動產業轉型,提升金銀花的市場競爭力和附加值。預計下半年將追加投資100萬元,建設標準化加工產房、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、完善產業配套設備、建造標準化冷鏈系統,通過開發金銀花的深加工產品,拓寬市場銷售渠道,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利潤空間。在推動產業升級的同時,更將注重生態保護和可持續發展,積極推廣綠色種植理念和循環農業模式,實現可持續農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雙重目標。川巖鄉金銀花特色種植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,為農民增加收入,促進經濟發展,改善農村生活質量,構建美麗宜居鄉村,努力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,讓金銀花繼續綻放出美麗和希望的光芒。

責編:何璐

一審:何璐

二審:王坤

三審:張明

來源:東安縣融媒體中心

  下載APP

東安融媒
国产8X红人网站_日本XXXX色视频在线观看免_国产精品视频白浆免费_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